我的账户
尤溪新媒体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尤溪新媒体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尤溪新媒体公众号

尤溪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警惕"空调病"!八旬老伯吹空调吹进ICU

2023-01-04 发布于 尤溪新媒体

民间有“空调病”这一说法,指的是在空调房间时间久了,身体可能会发生一些不适,比如出现口干舌燥、鼻塞流涕、咳嗽乏力、头疼眼干等症状。

其实医学上并没有“空调病”这个诊断,上述的不适一般在离开空调房一段时间后会逐渐缓解,这个“空调病”并不可怕。但确实有一种特殊的由空调引发的疾病,来势汹汹还可能危及生命,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
近日,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了一位80岁患者,入院前已在社区医院按肺炎接受治疗,但治疗效果不佳,出现胸闷、气急、无法平卧的情况,病情进展迅速,遂收至病房监测。仔细询问病史后获悉,由于最近上海持续高温,患者长期在空调房间内,遂考虑有“空调致病”的可能性。果然经过相关检查和快速的病原分析,最终确诊患者感染了军团菌,患上军团菌性肺炎,简称“军团病”。

“军团病”是一种以肺炎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,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社区获得性肺炎,半数患者会很快出现呼吸衰竭,需要重症监护治疗。

因此,炎炎夏日吹空调时,需警惕这种特殊的“空调病”。

症状与普通肺炎相似,但危害性更大

在依靠空调环境繁殖的病菌中,最典型的就是“军团菌”,它是一种需氧革兰氏阴性菌,自然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,未清洗的空调、花洒、水槽、喷泉等都有可能藏匿军团菌。这是一种机会致病菌,有慢性器质性疾病的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容易引起感染,其可侵入人类肺泡巨噬细胞及其他巨噬细胞、肺泡上皮细胞。

“军团病”主要传播方式是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。患者早期症状为乏力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,之后会出现怕冷、高烧,更重的会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;约四分之一的病人出现消化道症状,如恶心呕吐、腹痛、拉肚子等;严重时会发展至心肺肾功能的衰竭。

虽然“军团病”的发病症状与普通肺炎相似,但危害性更大,不会自然康复,如果患者在早期不重视或者治疗用药不规范,1至7天内就有可能导致死亡。因此,提醒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,一旦出现发烧、咳嗽、胸痛、呼吸不畅等症状,不要自行服用感冒药,应及时就诊检查,警惕“军团病”。

预防做到位,不让病菌有机可乘

军团病既然这么凶险,那还有得治吗?其实如果患者早期就能得到规范治疗,预后还是比较好的。

目前常用的喹诺酮类、大环内酯类、多西环素、替加环素、磺胺类抗菌药、甲哌力复霉素等药物在抗军团菌方面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
所以治疗的事儿就交给专业的医生吧!普通老百姓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它的发生。

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——

误贪凉:空调温度设置不要过低,建议不低于26℃。避免冷风直吹,建议把吹风口调至上吹或平吹,避免直吹人体。

勤通风:多开窗通风,建议每隔2-3小时通风一次,每次通风10-15分钟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
常清洗:空调内部蒸发器需要定期清洗,建议每年清洗空调2-3次,保证卫生清洁。

多饮水: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龄、环境温度、身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健康成人每天需要的水在2500毫升左右,其来源有饮水、食物中含的水和体内代谢的水,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饮水1500-1700毫升(约7-8杯)。空调房间内空气干燥,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,还可以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,帮助排出毒素。

此外,还需注意“车内空调”其实同样也有传播军团菌的可能,也要牢记做好清洁和通风。


http://www.pyotm.cn/tyZIbkt/ http://www.pyotm.cn/tyZIbkt/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尤溪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尤溪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尤溪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尤溪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尤溪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尤溪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尤溪新媒体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尤溪新媒体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尤溪新媒体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尤溪新媒体 X1.0@ 2015-2020